按道理来说,山东大学作为地头蛇,校友遍布省内各行各业,影响力肯定要比威海校区要大一些。
那么,为何如今的考生们宁愿选择哈工大威海,也不选山大?
还是因为哈工大这块招牌太响了,但是本部和深圳的录取分数太高了,威海校区是这类水平的学生,唯一能够到“c9”的途径。
而且,威海校区的毕业证,和本部没有区别,前些年在一些企业HR眼里,的确会区别对待,如今已经逐渐不再区分了。
因此,威海校区的录取分数上涨,也是情理之中。
而山东大学作为综合性985,之前合并了山东工业大学(211),因此工科实力也不错。
那么,放弃哈工大威海,选择山东大学的那些人,后悔了吗?
一种观点认为“
山大适合专心求学、心无旁骛的同学选择。
首先我们的老师在给我们上两小时的课之前,准备时间是六小时之久,因为我是英专,老师全英授课,我必须把课录下来听回放,才能做到老师讲的所有知识都完全吸收。
同学们都很优秀、很上进,所以我必须注意学习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不然一个不小心排名就会下降。
但是同学们不会太在意,因为我们知道山大的每个同学都是很优秀的,没必要把名次非常放心上。
我们的课余生活也很丰富的(吉他协会,骑行协会,印章社,拳击社等),选修课都很有趣(西洋打击乐课,解读红楼梦,茶艺、人工智能等等)。
勤奋扎实的同学、质朴沉稳的学风、博学正直的老师,都是百年名校的积淀。
”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我也不是刻意黑山大,但是山东大学无论是在制度还是生活条件,都绝对不能算是全国高校里好的。
论饭菜,据我这四年体验,趵突泉最好,软件园最差,中心也可能是天天吃,觉得勉强可以接受,而趵突泉虽然饭菜确实丰盛,但极度高盐高油。
中心号称什么全亚洲最大的食堂?
其实无非就是把别的全校两三个食堂合到了一起,全亚洲最大食堂,吃午饭、晚饭照样找不到座位,也是挺讽刺的。
饭菜价格来说,整体还好,但不如清北科这些学校食堂便宜。
还是那句话,越好的学校补助越多。
论生活条件,方差巨大。
有生活在十几年的老宿舍(例如我),大部分蹲坑都在滴水,房间墙壁昏暗,桌子破旧不堪,也有的住在新宿舍,四人间,生活条件自然不能相提并论。
所以,你住的好了,别人可能还是在差宿舍。
论教学条件,我在中心和洪楼都有上过课。
总的来说,除了洪家楼的艺术楼还有公教楼,其他还都算不错的。
师资力量,感觉在同类型大学是中等偏下,至少对于我的专业是这样的,与川大师资相比,差距还是蛮大的。
考试很水,基本与前几年的题有一半是相同的。
在山大这四年,经历了太多,我爱山大这所学校,但不等于我爱它官僚主义的管理、爱它某些严重损害学生利益的操作(比如把威海校区上升到和青岛校区一样的位置)。
毕业了,我也真心希望山大未来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