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4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欲了解专业排名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排名包括810个专业,涉及93个专业类、12个专业门类。《船报》记者梳理排名发现,2024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与去年相比,“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排名前两名的学校没有发生变化,依然是上海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

了解,“2024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的对象是该专业开设学校数量至少达到4所,每个专业发布的是排名位列前50%的高校。今年共有1103所高校的31414个专业点上榜。此次综合排名分为6档,专业综合排名位次为前2%或前2名的作为“A+”专业的标准

根据今年的排名情况,共包括21所高校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上榜。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摘得“A+”;上海交通大学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以66.5分排名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第一位,哈尔滨工程大学的该专业则以64.7分位列第二位。天津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获得“A”,分列第三和第四;获得“B+”的有8所高校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分别是武汉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上海海事大学。获得“B”的有9所高校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分别是华南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宁波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浙江海洋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集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广东海洋大学。

此外,此次发布的排名中涉及船海类的专业还包括海洋工程类的“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海洋机器人”专业、“智慧海洋技术”专业;交通运输类的“航海技术专业、“轮机工程”专业、“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海洋科学类的“海洋科学”专业、“海洋技术”专业、“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等。

其中,西北工业大学、浙江大学获评“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A+”;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摘得“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A+”;哈尔滨工程大学、山东交通学院获评“海洋机器人”专业“A+”;哈尔滨工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获评“智慧海洋技术”专业“A+”;大连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获得“轮机工程”专业“A+”;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揽获“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A+”;大连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摘得“航海技术”专业“A+”;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获得“海洋科学”专业“A+”;中国海洋大学、天津大学获评“海洋技术”专业“A+”;中国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获得“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A+”。

了解,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是迄今为止覆盖专业数量最多、参评专业规模最大的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名。该排名设计了专业竞争力评价框架,通过学校—学科—专业三个层次的评价汇总形成对专业的综合评价。该排名指标体系设置学校条件、学科支撑、专业生源专业就业、专业条件等5个维度,共25项测量指标。




2. 凡本微信号发布注明来源的转载稿件或翻译稿件,转载或翻译目的在于传递及交流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报赞同文章观点,亦不对文章真实性、数据科学性等负责。如有单位或个人对本报转载或翻译稿件的上述内容存在质疑,请直接联系原著作权机构或个人。


3. 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微信号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