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手术后,很多患者会以为手术成功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然。支架只是疏通血管的一种手段,术后如果不注意保养,仍可能面临支架再堵塞、心梗复发等风险。特别是以下三件事,最容易影响术后恢复,心脏支架患者一定要注意!

心脏支架后最怕三件事

1、最怕忘记按时服药,随意停药

心脏支架患者术后最怕的,就是擅自停药或漏服药物。

支架手术后,医生通常会开具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这些药物可以防止血小板聚集,降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研究数据显示,术后一年内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支架血栓形成风险高达30%-50%,而坚持服药的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仅约1%-2%。

2、继续“放纵”饮食,不控制血脂

心脏支架患者的血管本就脆弱,如果术后依旧高油、高盐、高糖饮食,很容易让血脂再次升高,导致支架堵塞,甚至引发二次心梗。

油炸食品(炸鸡、薯条、油条)、动物内脏、肥肉、高糖食品(蛋糕、奶茶)高盐食品(腌制品、咸菜、罐头)要少吃。

心脏支架患者应吃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豆制品,帮助身体恢复,健康脂肪如橄榄油、坚果、深海鱼,促进血管健康以及富含膳食纤维食物如燕麦、糙米、蔬菜,有助于降低胆固醇。

3、过度劳累或长期不运动

术后完全不运动和运动过度都对心脏不利。很多患者害怕心脏受不了,干脆整天不活动,其实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风险。但如果运动过量、剧烈运动,则可能诱发心绞痛或心梗。

建议是术后1个月以休息+轻度活动为主,如散步、伸展运动,每次5-10分钟,不超过心率120次/分钟。

术后1-3个月可适量增加运动时间,如快走、轻度瑜伽,每次20-30分钟,不感到劳累为宜。

术后3个月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慢跑、骑车、游泳等中等强度运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如长时间跑步、爬山等。

心脏支架手术后,想要长期保持血管通畅,关键在于坚持服药、健康饮食、合理运动。这三件事如果做不好,可能会导致支架再次堵塞,甚至诱发二次心梗。因此,术后患者一定要遵循医嘱,科学管理自己的心血管健康,让支架真正“支撑”起健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