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舟楫逐浪高,《民办教育促进法》将于9月1日正式实施,业内潮流中人有何观想?国内民办教育已经摸索发展了二十余年,今后前景如何?记者就此专访了敢用智慧雕琢未来的蔡德成——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翻译人才的大连翻译学院的当家人。
蔡院长的看法颇有新意,他觉得《民办教育促进法》中这“促进”二字用得不是很贴切,容易使人产生歧义,一是似乎公办教育就不促进了,二是以前好象就不是促进了,三是既然是法律,最好就直接叫“民办教育法”似乎更好一些,说罢,这位军人出身的院长爽朗一笑,“一家之言,浅陋之见”,采访就在这种轻松的状态下开始了。
蔡院长说首先应该感谢政府及时出台这个法律,作为一个民办教育工作者,当然希望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能得到国家、社会的承认,以前只是“条例”,大家心里都没底,因为“条例”就意味着可以随时变动,而《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至少在一段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在法律上有了保障,而且与公办学校处于平等的地位,在心理上有了一种归属感,自己从事的事业跟公办学校一样,都是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都是为提高中华民族素质而努力工作。
蔡院长认为民办教育要健康发展,首先心态要健康,他认为投资民办教育至少应该有一定的公益性思想,有一个长期性的回报心理准备。否则,一个投资者只是想着尽快赚钱,急于收回投资,那他就不应该到教育领域来投资,因为这种急功近利的作法只会毁了民办教育,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急于收回投资,必然在学校硬件设施上投入薄弱、师资上投入不足、管理上不到位等,只要有几所甚至一两所民办大学办砸了,社会上就会认为这些都是民办教育的错,所以民办教育要健康发展的第二点就是政府要实施一定的管理。第三,民办大学要健康发展,在专业设置上必须适应社会所需、适应市场所需,有特色的专业才能培养出有特色的人才,有特色的人才才比较容易就业。现在的家长和学生都知道,选一个好的学校不如选一个好的专业,开设好的专业,生源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而“生源”是民办大学最重要的三要素之一,所以这是民办大学健康发展一个重要因素。第四,加强广告宣传。民办大学起步晚,时间短,知道的人很少,不像那些百年名校,如北大、清华等早已经家喻户晓。只有加强广告宣传,让社会知道你这所学校的存在,并增加透明度,才有可能吸引学生、吸引优秀的教师、吸引投资者,使学校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蔡院长还就民办大学教师的职称问题、民办大学学生无法享受与公办大学学生同等优惠票价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只是暂时性的,他相信过不了多久,政府会出台一些相关的解决办法,到那时,“公办”、“民办”只是学校产权的拥有者不同而已了。
谈到大连翻译学院的发展前景,蔡院长满怀信心。他说,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实施,民办学校的发展后劲更足了,在政府提倡的“大大连”环境下,大连翻译学院要争取实现在校生达到2万人,校园面积达到1500亩的发展目标,并最终发展成中国翻译家的摇篮之一,成为国内有名的私立大学。他告诉记者,大连翻译学院曾圆了很多很多落榜生的大学梦、就业梦,圆了无数家长的望子成龙的梦,学生们凭借优势专业在社会上很受欢迎,现已引起不少优秀生源的注意,咨询电话不断——“我相信,大连翻译学院将和中国民办教育一起蓬勃发展,和所有优秀的公立、私立学校一起,同创教育事业春华秋实!”(本网记者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