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校简介

    济南大学是山东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始建于1948年,历经多次合并与发展,现设23个学院,学科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等11个门类,全日制在校生超过3.8万人。

    学校以“弘毅、博学、求真、至善”为校训,致力于培养高层次人才,累计为国家输送近35万名毕业生。近年来,济南大学在学科建设上成果显著,拥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2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形成了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


    2. 师资力量

    济南大学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中包括国家级人才11人、省级人才15人,并自主培育了多名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师。例如,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李金屏教授团队成功转化高价值专利技术,合同金额达3000万元,创学校成果转化纪录。

    学校注重师德师风建设,承办全国“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活动,并有多位教师获评“齐鲁最美教师”“山东学校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等称号8。此外,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樊祥宇教授指导学生团队在“挑战杯”全国竞赛中斩获特等奖,展现了师生协同创新的卓越成果。


    3. 特色专业介绍

    济南大学以工科见长,同时发挥多学科协同优势,以下为部分特色专业

    • 材料科学与工程:山东省“高峰学科”,ESI全球排名前1%,第四轮学科评估获B-。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聚焦新材料研发,建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产学研结合成果丰硕。
    • 化学工程与技术: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B级,入选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该学科在化工催化、绿色化学领域具有突出优势,近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支持。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四轮学科评估B-,2022年软科排名进入全国前20%。学科聚焦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等方向,与多家企业共建产业研究院,推动技术转化。
    • 生物与医药:以噬菌体技术为特色,研发出新型小麦病害防治农药,获国家级竞赛特等奖,并实现专利转化,服务农业可持续发展。

    4. 第四轮学科评估情况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济南大学共有16个学科上榜,位居省属高校前列

    • B类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B)、材料科学与工程(B-)、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
    • C+类学科:应用经济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临床医学
    • C类学科: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等。

    此次评估覆盖全国513个单位的7449个学科,济南大学入榜学科总数和综合排名显著提升,凸显其学科建设的稳步发展。


    总结

    济南大学作为山东省重点建设高校,以学科建设为核心,持续深化教学改革与科研创新,在材料、化工、计算机等领域形成鲜明特色。依托高水平师资和产学研结合模式,学校正朝着“冲一流、进百强”的目标迈进,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与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