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碰瓷”正规大学许多野鸡大学喜欢蹭知名高校的热度,比如“华北工业大学”让人误以为是“华北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听起来像是“北京工业大学”。一个字母的差别,可能就让考生和家长掉进陷阱。
“免试入学”“包分配工作”这类学校往往打出“零门槛入学”“毕业即拿高薪”的旗号,吸引那些高考成绩不理想但又不甘心的考生。但实际上,它们的“文凭”在社会上毫无认可度,毕业后找工作也毫无优势。
“教学场地”造假你以为的大学校园,可能只是某个写字楼的一间办公室;你以为的实验室,可能只是摆拍的道具。部分虚假学校甚至在官网上盗用正规高校的照片,让考生误以为是环境优越的大学。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许多虚假大学在被曝光、查封后,会迅速更换名字和地址,继续欺骗考生。比如某些“XX工商大学”被曝光后,过不了多久又改名为“XX科技学院”,让人防不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