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JOIN US


专业设置

学院围绕自然资源规划利用、测绘地理信息、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等行业,开设环境工程技术、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无人机测绘技术、国土空间规划与测绘等专业,已经有近40年专业办学历史。现有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省级重点专业群,环境工程技术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学院先后与南京晓庄学院、徐州工程学院合作开展环境工程技术“3+2”本科层次人才培养。学院“北斗星”文化品牌获批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项目。




师资团队

学院现有教职工4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教师11人,博士7人、硕士29人,其中“双师”型教师26人。拥有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省职业教育资源环境“双师型”名师工作室、省农业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1人,省“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8人,省科技副总7人、省产业教授1人。

合作平台

学院为全国国土资源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生态环境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成员单位、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单位、省生态学会理事单位、省级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扬州市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单位,运河城市资源环境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全国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牵头单位,与全国生态环境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多项合作,建有“农业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国土资源勘测与环境保护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国家级地理信息采集加工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扬州环境监测中心入驻学校,共建产业学院,共享设备近1亿元。




实训条件

学院实验实训条件完善,建有大气污染控制实训室、水污染控制实训室、固体废弃物处理实训室、噪声控制实训室、环境监测实训室、国土规划与评估中心、工程测量中心、遥感数据处理中心、地理信息处理中心、无人机测绘等实训室,仪器设备总值超1.1亿元。与南方测绘、华测导航、达北时代等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实验室建设合作,省级产教融合企业2个。

服务社会

学院先后承担40余项国家、省、市(厅)级项目,发表论文100余篇,有30篇(次)被SCI、EI和ISTP收录;主编教材16部;主持教育部专业资源库建设子项目4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9项。学院积极开展对外服务,建有稳定实习基地60家,完成横向课题85项,到帐经费1185万元。先后承担省、市、县及乡镇四级行业人才培训工作,为行业及企业培养大量专业人才,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累计培养毕业生近万人。




专业介绍

环境工程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创新理念和实践能力,面向环保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行业(领域),从事大气、水、噪声、固体废物等污染治理(污染控制工艺设计、施工安装、环保设备运行管理)、环境监测等实际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工程制图、化学分析、电工电子技术、仪器分析、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微生物、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技术、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环境工程施工与核算、水处理技术、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噪声控制技术等。


【技能证书】化学分析工、水质检验工、环境监测工、污水处理工等相关的技能证书和计算机、外语等级证书。


【主要就业岗位】毕业后可到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自来水厂、环保公司、环境管理部门、环评部门、各类工矿企业、环保设备制造企业从事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管理、环境工程设计、环境工程施工、污染设备运行与管理等相关工作。



专业是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核心专业、省级高水平骨干专业,拥有“农业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省级实训基地、“农业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省级工程中心、“农业环境保护”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是全国生态环境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扬州市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单位,与河海大学进行环境工程专接本,毕业生就业率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校外合作单位


扬州市生态环境局、江苏省扬州环境监测中心、江苏长江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扬州洁源排水有限公司、江苏原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联环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等。


专业建设


|全国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



|运河城市资源职教集团成立



|承办全国水环境监测职业技能大赛



|与徐州工程学院开展环境工程技术“3+2”合作探讨



|学生参加生态环境监测技能大赛获奖

图片6.png
师生参加运河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论坛 


测绘地理信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数字地形测量、地理信息、地图制图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地形图测绘,地理信息采集、处理、应用和制图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空间信息素养,能够从事数字地形图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生产、地理信息应用、地图制图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GNSS定位测量、控制测量、GIS 软件应用、摄影测量、工程测量、遥感技术应用、三维地理信息建模、GIS 空间分析等。


【技能证书】全国信息化工程师GIS应用水平一级证书、1+X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与处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绘图员等相关的技能证书和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


【主要就业岗位】毕业后可在城市规划、国土、交通、房产、水利、农业、测绘、环境等行政管理部门、下属企事业单位以及专业地理信息公司,从事电子政务、遥感影像图处理、地形图及专题制图、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地理国情监测、智慧城市、数字国土等GIS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分析、数据管理、专题制图等工作。



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被列为江苏省教育厅评为省级重点专业群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专业群建设专业之一。建有省级地理信息采集加工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设有省级“国土勘测规划实训基地”,与江苏省测绘工程院、江苏易图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联合共建了基于“校企联盟”的测绘类专业工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


校外合作单位


江苏省测绘工程院、江苏省工程勘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苏州工业园区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南京国图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江苏易图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星月测绘科技有限公司、扬州宇航测绘科技有限公司、邗江测量服务所、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等。



专业建设

举办省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校企合作开展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教学改革


图片9.png
图片10.png

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获银奖


无人机测绘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崇尚绿色发展理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适应新形势下产业转型升级,长三角地区发展需要掌握无人机设备组装与维护、无人机操控、现代测绘与地理信息处理技术专业知识,熟悉无人机摄影测量数据采集及处理、地形图测绘、不动产测绘、工程测量及 3S 技术应用等专业技术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能够在国土规划、智慧城市、农业、交通等领域,从事地形图测绘、三维城市建模、国土规划、不动产测绘、地理空间数据处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无人机操控技术、无人机装调与维护、无人机航测与数据处理、数字摄影测量、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应用、无人机行业应用、三维地理信息建模等。

【技能证书】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合格证,1+X 无人机摄影测量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相关的技能证书和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等。

【主要就业岗位】主要面向无人机测绘操控员、摄影测量员、无人机驾驶员、无人机装调检修工等职业,毕业后可从事航拍航测、国土规划、影视传媒、城市安全、农业植保、电力巡检等无人机操作与维护、无人机测绘数据采集、无人机测绘数据处理与表达等工作。
拥有教育部地理信息采集加工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国土资源勘测与环境保护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省级国土规划实训基地、省级国土资源勘测与环境保护产教融合实训平台,专业服务地方产业能力强,就业面广。与江苏易图、南京国图等国家测绘甲级资质企业有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入学后可签约就业。

校外合作单位

北京达北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工程勘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苏州工业园区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南京国图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江苏易图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星月测绘科技有限公司、邗江测量服务所、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星月测绘科技有限公司。



专业建设图片


学生北斗测绘科技社团活动


北斗测绘科技社团参与大运河污染监测


学生参加全国第二届无人机测绘技能大赛获一等奖



招生咨询方式

刘老师 | 13852737808

周老师 | 18952558123

魏老师 | 13773528838



素材 | 招生就业处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编辑 | 刘仪蒙  安奕  宣蕾

审核 | 孙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