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校圈子中,有很多高校冠以“工程”,虽然同为工程大学,但学科专业布局存在很大差异,学校的影响力也不一样。

哈尔滨工程大学,是目前最强的“工程大学”,这所大学源自哈军工,1959年就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66年退出军队序列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

由此可见,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工程”牌子比较早。相比之下,国内其他的“工程大学”,多数均为后期更名而来。西安工程大学原为西北纺织工学院,2006年更名为西安工程大学,是国内高校中首批学士授权单位,第二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也是西安历史底蕴比较深厚的高校之一。

此外,还有安徽工程大学、河北工程大学等高校,这些学校的“工程”,则相对倾向于土木工程和机械工程。

武汉工程大学也是一所行业高校,这所大学是中南区域的唯一化工高校,原为武汉化工学院,原为化工部直属高校,2006年更名为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创建于1972年,最早名为湖北石油化工学院,历经二次更名、二度隶属调整、三次办学转型,目前是湖北省“一流学科”培育建设高校,办学实力、成果转化、学科竞赛、校友捐赠等位列国内百强且位次持续攀升。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学科特色鲜明。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4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9个,1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农业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武汉工程大学在化工领域成果丰硕,曾破解“化工围江”的世纪难题,攻克超高纯芯片用电子级磷酸制备的“卡脖子”技术,延长了国家磷矿资源服务年限超过60年。2024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创历史新高。

武汉工程大学,社会美誉度高。武汉的高校数量位居国内省会城市前列,名校也比较多,相对来讲有着地域优势。武汉工程大学长期一本招生,去年的高考志愿录取工作中,25个省份的高考投档线位居省属高校前三。

留鄂毕业生在60%以上,涌现出全国最美大学生、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优秀学生群体。以湖北省化工、医药行业为例,在省域大中型化工、医药单位中,近70%主要负责人是该校毕业生,干事创业一派热气腾腾。

武汉工程大学,学习氛围浓厚。有武昌和流芳两个校区,设有18个学院(部),各类在校生近3万余人。刚过去的2024年国内高校A类赛事中,武汉工程大学获得765项国家级奖项,荣登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年度贡献力、规模贡献力和质量贡献力前50名。

从1987年就开始研究生教育,本科生升学率突破34%,位列省属高校第一,本科生、研究生就业率超过95%。2014年的化环学院2020级应用化学专业基地班级,全员考研上岸。

这就是武汉工程大学,您有什么建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