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聚焦发展医药新质生产力院士专家通化行活动中,来自国内医药领域的近百名院士、专家、学者,召开会议座谈交流,走进企业考察调研,“把脉问诊”通化市医药健康产业,“开出良方”赋能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何培育发展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特点的新质生产力、如何夯实科技创新基础、如何聚焦重点领域,加大创新研发力度……每一位来通院士专家都开诚布公,倾囊相授,让与会人员经历了一次“头脑风暴”。
通化市科技局紧盯“千亿级”医药产业发展目标不放松,按照“科技引领”和“科技支撑”两条主线,围绕院士专家们提出的关于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创新药研制等重点领域解决方法和路径,全市实施50余项科技项目,55个医药品种开展二次开发;搭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39个,开展技术攻关100余项;发挥产业高端智库作用,引领创新科技研发,夯实创新支撑基础,以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
通化市科技局科技发展科科长王晓宇说:“我们将不断优化科技创新体系,重点提升科技引领、平台支撑、科技服务等方面实效,全面向新而行,向实发力,将更多的医药健康新成果转化成新质生产力,为千亿级医药健康产业新突破贡献科技力量。”
通化医药高新区把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作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与中科院、吉林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等省内外高校院所广泛开展“产学研”协同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在医药健康、新材料、现代农业等特色行业、重点产业及优势技术领域中,取得了一批创新性成果,成为通化医药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通化医药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国栋说:“我们将持续在企业创新主体培育上发力,支持更多的初创期科技企业成长壮大,培育更多高新技术企业,深入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持续在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上发力,引导企业围绕‘卡脖子’技术、重大核心关键技术进行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持续在推动院士工作站高质量发展上发力,借助院士专家团队的智力资源,着力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