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商大学是一所位于中国重庆市的综合性大学,以下是对其的详细介绍

基本信息

历史沿革

  • 前身

    • 渝州大学:1978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其前身是1952年西南军政委员会批准成立的重庆机电工业学校,1984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重庆市市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1985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

    • 重庆商学院:198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成立,隶属原商业部,其前身是1963年成立的重庆市财贸干部学校,1991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9月划转重庆市,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重庆市管理为主。

  • 合并:2002年1月,渝州大学与重庆商学院合并组建重庆工商大学。

学科建设

  • 学科门类: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法学、理学、艺术学等学科。

  • 特色专业

    • 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

    • 国家“一流专业”:13个。

    • 重庆市“一流专业”:28个。

    • 市级特色学科专业群:5个。

    • 市级特色专业:22个。

  • 重点学科

    • 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2个市级“一流学科”。

    • 市级重点学科:14个。

    • 智能商务、智能金融:2个重庆市“人工智能 +”学科群。

    • 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进入ESI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排名前1%。

  • 学位点

    •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4个。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

    •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

人才培养

  • 学生规模: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研究生3万余人。

  • 教学成果

    •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

    • 学生在各类赛事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2400余项。

科研与社会服务

  • 科研机构:拥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废油资源化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智能制造服务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教育部、科技部和重庆市级科研机构44个。

  • 科研成果

    • 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60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近12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近1300项。

    • 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近110余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二等奖、重庆市科技奖励等。

    • 国家专利:283项,其中发明专利40项。

师资力量

  • 教职工总数:2100余人。

  • 专任教师:近1600人。

  • 职称情况:具有高级职称的教职工700余人。

  • 学历情况: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教师1000余人。

  • 高层次人才:包括“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重庆市两江学者特聘教授、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巴渝学者特聘教授等。

国际交流与合作

  • 国际商学院:西部地区最早且唯一的商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美国韦德恩大学合作举办,开办6个中外合作的国内四年制本科专业(4 + 0),承办5个校际交流的中外双学士(2 + 2)项目,承办4个校际合作学硕连读项目,接纳来自全球各国370多名留学生。

  • 国际合作项目:与英国林肯大学、法国图卢兹一大等10余所国际知名大学联合开展培养学士、硕士的合作项目,与23个国家(地区)的70余个知名高校(机构)建立了广泛深入的友好合作关系,开设重庆首家ACCA成建制教学班,“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和“国际结算(ISM)”国际项目班。

校园文化与环境

  • 校训:厚德博学、求是创新。

  • 精神:含弘自强、经邦济民。

  • 校区:南岸主校区和江北董家溪校区,占地总面积2030亩,主校区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是重庆市“园林式”单位和“文明单位”。

  • 图书馆:藏书333.18万余册,中外文期刊3488种,建有重庆市第一家中国期刊网开放式镜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