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成立于2001年,现开设有大数据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共4个专业,2025年9月拟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现有49个班级,近3000名学生,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92%以上,2024年专升本率近16%。

办学特色鲜明。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根据学院“AI+新商科”的办学定位,紧跟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立足区域产业发展,积极申报人工智能(AI)专业,打造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特色专业群;与行业领先企业小米、华为、科大讯飞、中兴通讯、中软国际等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共同开发课程,提供实习实训平台;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数据标注产教融合基地1个,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前沿技术,增强就业竞争力,是贵州省计算机学会理事单位、贵州省物联网发展促进会理事单位、老挝职业标准开发优秀建设单位、贵州省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单位。系部持续深化政行校企四方联动,专注于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师资力量雄厚。全系现有教职工58人,专任教师46人,“双师型”教师25人,副高职称10人,讲师20人。教职工中具有硕士学位的23人,在读研究生2人。1人获“贵州省技术能手”称号、2人获“贵州省最美劳动者”称号。近年来,教师团队主持省级精品开放课程4门、贵州省教育规划课题1项、贵州省青年发展课题1项,主编省级及以上规划教材1本、校本教材5本,指导学生获省级及以上技能比赛奖项60余项,建有1+X证书试点1个,拥有实用新型专利3项。

教学条件良好。我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积极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建有人工智能实训室、智慧教室、大数据实训室、综合布线实训室、物联网综合应用实训室、电子产品芯片检测与数据恢复实训室等36间,建设面积达2652平方米,实训工位1800余个,计算机1600余台,设备总值2400余万元,实训开出率达100%。重点打造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学习实训平台,为毕业后顺利进入相关行业打下坚实基础。

校园活动丰富。系部每年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篮球赛、足球赛、羽毛球赛、棋类赛、朗诵比赛等、迎新晚会、毕业晚会、技能活动月等,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建有学生社团10个(传统文化社、创意编程协会、动漫社、健娱社、礼仪模特社、乒乓球协会、摄影社、推理社、AI创芯社、智驭未来AI社),定期举办各类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更新于2024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