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业大学和郑州大学,分别是河北和河南的省属211,招生名额向省内倾斜,比例超过50%。

郑州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学科规模很大,这起源于曾经的高校合并:2000年7月,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三校合并组建新郑州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位于天津市,直辖市还是要比普通省会城市要更具吸引力的。

保研率方面:根据河北工业大学2024届推免生资格名单公示,经各学院推选、考核,学校推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核,确认710名同学获得2024届推免资格,保研率为12.03%。

从各学院保研数据来看,河北工业大学推免大院中,2023届推免名额达到70人及以上的学院,分别是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和机械工程学院。

郑州大学保研率约15%,省属211的保研率普遍较低。

双一流学科方面:河北工业大学的双一流学科是电气工程,在河北和天津电网系统内,认可度很高。

郑州大学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其双一流学科包括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共计3个学科入选。

2017年郑州大学入选42所双一流大学,从此报考热度激增。

那么,放弃郑州大学,选择河北工业大学的那些人,后悔了吗?

一种观点认为“我在河北工业大学上了四年半的学,个人感觉校实不算差,但很让我无语。

从授业水平来看,河工大的师资不算太差,即使是比较劣势的经管,院校也有不少优秀的教师。

基础设施相对来说少点,无游泳馆/体育馆,2018年左右才有图书馆,不过校园内有水系有体育场,不少学科的实验室也在建,整体也还凑合。

王牌专业在人才市场的认可度也可以,竞争力还是很强的。

那么我为什么觉得让人无语呢?

因为在大四下,我要重修大三下半学期的一门课程的时候,学校没有任何正当理由强行调整课业,直接把这门课调整到了毕业后的下半学期,也就是强行让重修的学生延期拿毕业证。

学校对此无任何解释,问管重修的老师也就是随意搪塞。

之后的操作也是又当又立,延毕也不是强行延毕,而是让学生自己选择,如果选择延毕的话才有应届生资格,但是还要再交一整年的学费,里外里让学校没有赔本的生意:不选择延毕就算肄业,到时候没毕业证,校招拿不了offer。

最后我还是想说,如果考虑的单纯的是学习知识,河工大招牌专业整体不错,地处天津,交通也比较便利,大城市好提升见识,比小城市的学校好。

在招牌专业里,考研/保研都是很好的选择,出来都能有不错的发展。

非招牌专业,一定要慎重考虑,一来专业不够,知识水平上教的相对很肤浅;

二来认可度真的不高,企业不可能放着对口专业的不招,为了一个末流211名头招个学生。

这样要是想出路好那必须考研出去,现在那考研难度就不必说了。

但是如果想走内部晋升的路线,我觉得还是千万别来了,从学生会开始就非常混乱,更别说再往上走,除非有特别深厚的背景,但是如果真有那条件去哪不好。

很多时候这种事单纯看文字都没感觉,只有亲身经历了之后才觉得很多事就是那样的。

事情就是没有表面上看着那么美好,普通人往往一开始没有那么多的资源和远见,到社会上吃亏的事就很多,也是无可奈何的。”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1 .首先,功利地来谈一谈性价比。

当年的分数能上的211且考虑地域的情况下,这真的是很棒的选择了,无论是保研率还是就业率,都很好,用老师的一句话自嘲:再差的211它也是211。

2.学风很好。

拿我们班来说,大部分都是河北的考生,个别外省的学生,学风是肯定没问题的,自习室图书馆的氛围很好,早上排队等图书馆开门。

但是大学的通病可能就是上课是否听讲不会很严格的管束,在哪里都是全凭自觉。

3 .校园环境。

北辰校区为例,尽管地处边远小村庄,但是周围没有高楼的好处就是夕阳独好,随手一拍就是美丽的风景壁纸…

4.课余生活。

我真的太爱周末课余生活了,天津真的好玩的很多:第一天上午各高校逛一圈,看看别人家的学校,中午滨江道吃个饭,下午大悦城购购物,晚上海河坐船看夜景,天津之眼摩天轮也很美;

第二天意大利风情街拍拍照,五大道风景区休息下;

第三天滨海新区网红图书馆打个卡,参观航母公园。

总之,玩也是一种开阔眼界的机会。

4.河工大,学习环境,起居无忧(有空调了),师生和善,周末有玩的地方,另外上进的同学可以早起一些,去市里实习地铁通勤不成问题(大学四年我太懒了,没实习过)···”

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