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考生来说,高考志愿填报有“学校、专业、地域”三要素,有部分高考生及家长、网友甚至秉持高考志愿填报“地域至上”原则。也就是说,在进行高考志愿填报时,首先要选择的就是地理位置比较好的高校,譬如北上广深、沿海省市、内陆省会、经济强市等依次排开,因为如此,在很多考生及家长心目中,深圳大学要强于兰州大学,逻辑就在于此吧。
不光高考生及家长、网友们有这样的想法,对于很多高校来说也是如此,很多高校在逐渐地往省会城市跑,很多名校也要在更好的异地城市建设分校区。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威海校区和深圳校区、中山大学也要搞深圳校区与珠海校区等等,四川很多位于地市的高校也在往成都跑,西南石油大学成功将本部迁到了成都,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成都校区也已经开始招生,网友们一直问西南科技大学为何不迁往成都等等,都是基于地理位置优先的逻辑。

对于湖南来说,排名前五强的高校(不含军校在内)有4所在省会长沙,前十强高校有6所在长沙,如果以长株潭一体化为基准进行排序,前五全在该地区,前十中有9所在该地区,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到省会城市或者说省域中心地区的高等教育强大优势。唯一的一所跻身前十的强校南华大学位居衡阳,这所湖南人都无法定论的第二城。
南华大学虽然位居湖南第二城的衡阳,但是想继续“力争上游”并将目标瞄定在第三轮“双一流”上,一直有南华大学北上长沙的声音。在《长沙市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清单》中,我们发现了南华大学长沙科教园(长沙校区)首次被纳入重大前期项目,建设时间确定为2025-2027年,总投资达到了32亿元,校区地址确定在长株潭核心的天心区,毗邻南华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南华大学在长沙已经开设有5所附属医院,具体有附属第七医院(原湖南荣军优抚医院)、附属长沙中心医院、附属湖南省妇幼保健院、附属职业病防治院、附一长沙新院区等,学校在长沙的附属医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长沙校区的建设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南华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学校为原衡阳矿冶工程学院(中南工学院)、衡阳医学院合并组建而来,后期有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并入,目前学校有直属附属医院8所,开设有本科招生专业6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81万人、研究生0.74万人以及数百人的国际学生。
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9个,具体如核物理、核工程与核技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护理学、药学、矿物资源工程、安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工商管理、会计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技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英语等专业。

学校各专业或二级学院规模如何?我们从2025届本科毕业生信息来看,衡阳医学院782人、药学院210人、公共卫生学院216人、护理学院186人,四个医药类专业学院毕业生规模占本届总人数的21%。其他部分二级学院毕业生人数,如 核科学技术学院484人、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540人、土木工程学院594人、化学化工学院313人、机械工程学院550人、电气工程学院568人、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485人、数理学院113人、建筑与设计艺术学院525人、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663人、语言文学学院408人等。
对于高考生及家长来说,在了解自己的目标学校时,一定要关注学校的专业建设情况与构成,关注学校本科生规模的同时,也可以关注学校研究生培养规模,这样更能对学校的学科实力有所了解,从而为自己选择一个更好的专业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