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一本、二本, 准确的名称应该是本科第一批次,本科第二批次,本科第三批次。加上提前批次,本科一般,分为4个批次进行,但是实际上,咱们国家很多省份,批次要更多,还有什么预科批啊,民族批啊,反正基本的批次,最早的就这3个。

为什么一本可以从录取的批次变成指代学校的档次?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啊 就是,最初,开始分成一本二本招生的时候,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啊当时的一本大学,其实就是全国重点大学

1978年,国家定了88所全国重点大学,后来又增加了一些,大概就是110多所,跟211大学的数量,其实是差不多的。

这全国重点大学,可以在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其他的大学,都在本科第二批次招生啊 但是,随着这个1999年的大学普遍的扩招啊,越来越多的非重点大学也进入到一本批次进行招生了。

这些非重点大学,非211大学,非双一流大学,只要是所在省的招生办公室啊,高考招生办公室同意,你就可以进入一本招生。即使你这个学校档次不够啊,水平不够 不能全部进入一本,先允许部分专业进入一本招生,也就导致了很多学校,一部分在一本招生,一部分在二本招生 。

在不在一本招生,这完全由这个省招办决定的,所以说,各省他这个进入一本的原则不同。有些省,可能比较严啊,必须得是达到一定水平,比如说博士点达到多少个呀,有没有保送研究生资格呀,是不是去年招生多少分啊,各种条件啊,达到了之后,才让你进一本。

有些省,可能是差不多就行了,只要是本省的老牌本科 只要不是前两年刚升本科的这个大专啊,咱们就都把它弄到一本去,也就导致了各个省份的这个一本大学不太一样。

很多大学,在A省是一本招生啊,到了B省,就变成了这个二本招生 而在这个本省,进入一本招生的难度更低,也就是说,很多学校,在本省是一本招生,到了外省就变成二本招生,这个现象特别的普遍,因为毕竟是本省大学嘛,省招办的也不可能要求那么严格啊,你进来吧,进来吧 ,大量的原来的老二本啊,省内的老二本都进入了一本招生,这样,表面上看起来,这一本率提高了,大家脸上都很高兴,对吧?

所以说,很多大学,在本省是一本招生,到了外省,就是二本招生啊 也就是说,所谓一本二本,跟这个进入一本的原则有直接关系啊,也就是说,很多在本省招生的一本院校啊,还不如在本省招生的外省的二本院校要好啊,因为原则不同。


本科二批次,本来是非重点大学批次啊,但是那个随着高校不断的升级,越来越多大专啊,甚至中专,在2000年之后,都已经升格成了本科啊,也进入了二本招生啊部分升级教导的这个大专,甚至都已经进入了本科第一批次啊,你想想,20年前他还就是个大专,现在,竟然是了一本啊,可见,这个含水量有多高。

一本二本都是公办,三本的就是民办,民办有两种啊,一种叫独立学院,一种叫民办高校啊 很多家长,早期,就误以为独立学院不是民办高校,老觉得比如说我上一个东南大学成仙学院,就感觉自己好像上了东南大学一样,且不说录取分数啊,你不觉得名字都不一样吗?是吧 独立学院,本来就是这个社会办教育的一种方式啊,高校,和企业合作办学,当然说也不一定是企业,有时候,可能也是地方政府,但是,肯定不是教育部

特别是在这个教育部发文取消了所有的这个211,985大学的成教学院,以后啊,原来这些学校都有成教学院,包括这个清华大学都有,清华大学在本人读书的时候,还有这个大专啊,还有这个成人教育。就是说你如果进入到专科批次,你也有机会上清华啊,清华的成教学院 , 因为取消了成教,所以说,各个大学啊,纷纷都办起了独立学院,其实,人还是原来成教那些人啊,那些老师,那些结构啊,换了个牌子,引进了一些外部资金啊,就变成了独立学院。 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学生,还是那些学生,老师,其实也还是那些老师。


原来的文凭,从了这个大专啊,成人本科,成人大专变成了这个民办本科,由于这个独立学院特别容易混淆视听的,现在这个教育部已经严格要求,停止去办这个独立学院,并且要求所有部属院校必须要把这个独立学院处理掉,你要么停办, 要么就取消,要么就那个转制,变成这个民办本科,或者说,变成公办院校,反正你把它处理掉,不要丢这个人了。

所以说,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这个 二本里面很多大学是这个大专升级,三本里面很多学校,是成教升级,那么孰高孰低 其实,也就是半斤八两啊,那之前本人一直强调一个概念,就是专业、学校、城市,三个要素结合去思考大学怎么报啊,还有一点,就是思考大学的综合效用啊,什么叫综合效应,就是对个人发展的促进作用啊,如何去促进你这个发展,所以说,在高考志愿这个环节中,我们必须要兼顾专业、学校、城市三大因素啊。


教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