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如前文所说:“由于教育部明文禁止向社会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因此目前各大高校官网上仍然以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作为参考基准,而网上流传的所谓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都是网友自己杜撰出来的,并且各版本之间差别很大,不仅不具备参考价值,还有很大的误导性。
故而本文以第三方评价机构校友会给出的学科评估结果来进行说明,虽然不一定准确,但是至少有着具体的出处和相关的评价指标,来源可追溯。”

2023校友会版最好学科排名:浙江大学39个学科进入前10%
从2023版校友会公布的最好学科排名来看,浙江大学表现非常出色,有39个学科进入全国高校前10%,具体内容如下:
前2%或前2名学科(A+)10个,分别为: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农业工程、土木工程、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植物保护以及园艺学。

前5%(A)21个,分别是: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化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畜牧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艺术学理论、临床医学以及药学。
前10%(A-)8个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心理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生态学、新闻传播学、基础医学以及设计学。

整体来看,浙江大学在2023版校友会的最好学科成绩要比第四轮学科评估更为出色,虽然A+学科只有10个(比第四轮少了一个),A类学科为21个,比第四轮学科评估多了10个,A-学科为8个。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简称“浙大”,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211工程”以及“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
学校入选了九校联盟(C9)、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世界大学联盟、全球大学校长论坛、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以及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等。
同时也是“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

学校校史:学校前身是创立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1914年停办。1928年于求是书院旧址新建国立浙江大学。1937年举校西迁,在遵义、湄潭等地办学,1946年秋回迁杭州。1952年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中国科学院和其他高校,主体部分在杭州重组为若干所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实现合并,组建了新的浙江大学。
科研平台: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1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1个,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1个。

学科建设: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74个(含自主增设5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09个(含自主增设5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2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3种;有14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10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农业部重点学科,50个浙江省一流学科,21个学科入选国家一流建设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1个。

2023校友会版一流学科评价体系参照指标
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一流学科排名评价体系由思政教育、教学质量、杰出校友、高层次人才、科研平台、科研成果、科研项目和社会服务等8大一级指标组成,以艾瑞深“大学360度全景数据平台”为数据支持,围绕着“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大校友”评价体系框架对中国高校学科发展水平展开系统评价,涵盖200多项体现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的核心评测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