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第一次学业质量评价(T8联考)
物理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物理学发展的历程中,许多科学家的科学研究为物理学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松香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松香分子平均动能会变大
B.202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采用实验方法产生阿秒脉冲光的技术”,阿秒脉冲光是一种非常短的光脉冲,其持续时间在阿秒的量级,即,阿秒对应的物理量不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量
C.法拉第提出了电场的观点,其实电场以及磁场是一种客观存在,变化的电磁场和分子、原子组成的实物一样具有能量和动量
D.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了能量子的假说,他同时最早发现了光电效应,爱因斯坦由于发现了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高空中,一架飞机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m/s2,每隔1s从飞机上落下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这些物体在空中排列图线是一条()
A.倾斜直线,直线的斜率为10
B.倾斜直线,直线的斜率为
C.竖直直线
D.抛物线,其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
3.如图所示,竖直墙壁上固定一支架,其中水平杆表面粗糙,倾斜杆表面光滑。杆、杆上分别套有小环、,两环由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处于平衡状态,现将环向右移动少许重新达到平衡。那么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图示状态)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杆对环的弹力一定变大 B.细绳的拉力可能变大
C.环与杆间的弹力一定变大 D.环的摩擦力可能不变
4.如图甲,“星下点”是指卫星和地心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图乙是航天控制中心大屏幕上显示卫星FZ01的“星下点”在一段时间内的轨迹,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是地球的半径),FZ01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FZ01的轨道半径约为
B.卫星FZ01轨道半径约为
C.卫星FZ01可以记录到南极点的气候变化
D.卫星FZ01不可以记录到北极点的气候变化
5.无线充电宝可通过磁吸力吸附在手机背面,如图甲所示为科创小组某同学手握手机(手不接触充电宝),利用手机软件记录竖直放置的手机及吸附的充电宝从静止开始在竖直方向上的一次变速运动过程(手机与充电宝始终相对静止),记录的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规定向上为正方向),时刻充电宝速度为零,且最终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手机的质量为,无线充电宝质量为,手机与充电宝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在该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宝在与时刻所受的摩擦力方向相反
B.时刻充电宝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C.充电宝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最大值为
D.充电宝与手机之间的吸引力大小至少为
6.如图所示,固定光滑斜面倾角,其底端与竖直面内半径为R的固定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位置D为圆弧轨道的最低点。质量为2m的小球A和质量为m的小环B(均可视为质点)用的轻杆通过轻质铰链相连。B套在光滑的固定竖直长杆上,杆和圆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杆过轨道圆心O,初始轻杆与斜面垂直。在斜面上由静止释放A,假设在运动过程中两杆不会碰撞,小球能滑过D点且通过轨道连接处时无能量损失(速度大小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从小球A由静止释放到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和B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
B.刚释放时小球A的加速度大小为
C.小环B速度最大时轻杆弹力为
D.小球A运动到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一列绳波在水平方向上传播,现对其频闪照相,拍摄频率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后形成照片如图所示,照片与实物比例为。照片中A、B、C、D四点为同一水平线上的四点,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绳波波长为4m
B.该绳波波速可能为60m/s
C.该波可能与周期为0.1s的另一列绳波发生干涉
D.同一次曝光时A、C两处质点振动方向相反
8.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中,,,ad垂直dc、ab垂直bc,,O点和c点关于直线bd对称。在a、b和d点各固定一个带电荷量为q的正电荷,O点和c点的电势分别为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由O指向c,且小于O点的电场强度大小
B.若仅将a点的正电荷换成带相同电荷量的负电荷,则c点电势等于
C.若仅将b点的正电荷换成带相同电荷量的负电荷,则c点电势等于
D.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