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万里学院是一所具有74年办学历史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经历过浙江农业大学宁波分校、浙江农村技术师范专科学校等办学阶段。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公办高校实行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新型高校,被教育专家誉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范例性实践”。

2004年,与英国诺丁汉大学联合创办了全国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2005年,以优良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获批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并成为试点单位联盟理事长单位;2015年,成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2017年,成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在德国汉堡设立浙江万里学院海外校区;202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2年,“升格大学”纳入浙江省“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学校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浙江万里学院地处宁波,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设钱湖、回龙、宁海、高新、海外等校区。校园风景优美,教学设施完善,获省级“文明校园”“平安校园”“绿色学校”“治安安全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为一所文、经、管、法、艺、理、工、农、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大学。


浙江万里学院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特色专业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34门。建有省一流学科6个(A类1个),市重点学科8个。专业水平建设连续2年蝉联校友会浙江省应用型高校第一、全国第六。


以下汇总浙江万里学院:
1、2023年-2021年3年浙江省录取分段;
2、2023年-2021年3年每个专业浙江省计划数、分数线、位次。

1、2023年-2021年3年浙江省录取分段;
1.1、2023年:539分-561分
1.2、2022年:540分-562分
1.3、2021年:534分-558分

2、2023年-2021年3年每个专业浙江省计划数、分数线、位次。

2.1、2023年:42个专业计划数、分数线、位次(539分-561分):
2023年浙江省内一段招生计划总人数2103人
录取分数线最高的专业:汉语言文学561分
录取分数线最低的专业:广告学(中外合作办学)539分
热门专业:计算机类545分
热门专业:人工智能544分
专业名称计划数分数线↓ 位次


2.2、2022年:37个专业计划数、分数线、位次(540分-562分):
2022年浙江省内一段招生计划总人数2040人
录取分数线最高的专业:汉语言文学562分
录取分数线最低的专业:机械电子工程540分
热门专业:计算机类545分
热门专业:人工智能543分
专业名称计划数分数线↓ 位次


2.3、2021年:35个专业计划数、分数线、位次(534分-558分):
2021年浙江省内一段招生计划总人数2029人
录取分数线最高的专业:汉语言文学558分
录取分数线最低的专业:区块链工程534分
热门专业:计算机类539分
热门专业:人工智能537分
专业名称计划数分数线↓ 位次


浙江万里学院学费标准:
一)机械电子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区块链工程、电子商务及法律、社会工作、知识产权、商务英语、日语、汉语言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含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工商管理、供应链管理、风景园林、国际商务、资产评估、创业管理、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专业,每生每学年32000元;
(二)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统计学、法学、英语、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广告学)、生物工程类(含生物工程、生物制药)、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含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与健康)、财务管理、金融学类(含金融工程、金融学)、电子商务类(含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建筑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会展经济与管理、智能影像工程专业,每生每学年33000元;
(三)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动画专业,每生每学年34000元;
(四)环境设计、艺术与科技专业,每生每学年35000元;
(五)会展经济与管理(中德2+2双学位班)、广告学(中德2+2双学位班)、视觉传达设计(中德2+2双学位班)、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2+2双学位班)、艺术与科技(中德2+2双学位班)专业每生每学年38000元。在外方学校学习期间,还须缴纳外方院校的相关费用。
(六)广告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每生每学年58000元,视觉传达设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每生每学年65000元。

浙江万里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服务型的办学追求、创业型的办学特色、国际化的办学特征,恪守“以生为本、以师立校、面向市场、国际接轨”的办学理念;


学院弘扬“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的万里精神和“自强不息、恒志笃行”的校训传统,充分发挥体制机制的创新优势,以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为目标,着力形成以产科教融合、校政企协同、国际化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四轮驱动”的办学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