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商大学,一所被严重低估的双非院校,不仅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京津冀高校商科类协同创新联盟成员,更是全国第一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美国食品科技学会和国际食品科学技术联盟国际双认证的高校。学校于1999年6月,由北京轻工业学院、北京商学院、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而成。虽然学校的综合实力强劲,但因为身处名校林立的北京,所以看起来并不是太起眼。

本期分享人,便于2014年,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广告类专业,宿舍共4人,如今刚好毕业10年。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倾听他们的故事。


室友A,北京人,言行举止,一看就是那种家教很好的好学生。性格热情开朗、兴趣爱好广泛,组织能力十分突出。目前,在央视负责广告相关工作,年收入30-40万。在家里的帮助下买了车房,工作体面、生活安稳。

室友B,虽然是北京人,但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性格比较佛系,内心淳朴善良。目前,在北京西城区、一个民政单位工作。年收入不太清楚,但工作,应该是我们当中最轻松的一个。前两年结了婚,工作和生活平衡地很好。

室友C,安徽人,父亲银行中层,母亲三甲医院科室主任,很早就打算留在北京,父母也早早给他买了车房。但他跟我一样,都是调剂来的。毕业后,考进了北京西城区公安体系,去年刚被提拔,年收入30万左右。平时工作比较忙,但娶了一个理想型的妻子。

最后是分享人,江西人,普通农村家庭。当年高考时,全省排名600多,但因为没人指导,靠自己选的学校和专业,最终调剂来了这里。起初因为不甘心,对学校和专业都很排斥,还曾挂过两科。直到大三,心态才开始有所转变,参加了几个专业比赛,还获得过市里和全国的名次。

毕业后通过校招,进了香港一家上市地产企业,也赶上了地产行业最火爆的时期,先在北京待了6年,然后又来广州待了4年,一路上都非常努力,也得到了领导的赏识,目前做到了中层管理岗,年收入大几十万。媳妇是高中同学,从08年确定关系,到20年结婚,一直都是异地恋,但当牵手走进婚姻殿堂的那一刻,感觉一切坚持,都是值得的。

分享人感悟:宿舍4人,虽然家境有好有坏,但都算是目标明确、勤奋努力的人,也都在为了各自想要的生活,努力地生活着。虽然偶尔在群里聊天,也会对彼此的生活表示羡慕,有人羡慕高薪资,有人羡慕稳定体面的工作。但内心的遗憾,往往是生活的调味剂,激励着大家不断向前。


每个人的人生,都值得被记录;你的经历,或许会成为他人前行的光。我是那些无名之辈,感谢您的倾听,如果觉得有用,不妨转发关注;如果有所感触,欢迎投稿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