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找工作的时候,面试邀请蛮多,大多是医院医务科/医保办岗位,也有第三方医院管理咨询公司(等级评审、数据治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跟智审等方面),而到现场与医院领导面谈,总有医院领导聊到你们不学医(主要看专业名字)怎么能做医务科?我就会说到我们专业具体学什么?能做什么?基本上医院领导对我们专业都会有些疑问。今天就聊聊我们专业能做什么?
公共事业管理,好多人一看到这个名字,都觉得仅仅是管理类,貌似专业好多本科院校也取消了,但是好多医学院校并没有取消这个专业,并很好的把医学与管理结合了起来。有些是四年制本科教学,有些是五年制本科。硕士层次有社会医学流行病学、预防医学(想起了今年脱口秀和ta的朋友里面这个专业的“上医”–人间真实啊)或者医学统计。
笔者2009-2013年就读于湖北一所医学院校的本专业(当时报到招生办老师问转不转临床,笔者当时觉得医闹蛮严重,家里也没人能够指导下选专业就没转),学校开设此专业较早(记得头一批专业就三四个人,我们那一级三十多个人,还分了卫生法学跟社会保障两个方向),学校6所三甲附属医院,实习基本上在附属医院行政岗位轮转了一遍(院办、医务科、科教科、医学统计处、医保办)。同学毕业后也大多在医院医务科、医保办、病案室、院感这块工作,也有在保险公司或者卫生行政部门工作,目前大多都已升为医院或者机构中层(医务科主任、医保办主任、县区疾控副局长),也有部分做公务员、律师或者法官。只有笔者跳来跳去找工作(四年二级西医医务,团委书记,两年多平安寿险总部,三年多三甲中医院病案,23年至今做医保相关),惭愧惭愧啊。我们这个专业2013年就业还不错(基本毕业前都签了三方),结合部分地区有医院管理职称系列,但大多数在医院的同学都是考评病案信息技术、经济师或者统计师等职称(毕竟医院职称跟工资挂钩)。医务、病案、医保都是跟医学密切相关的,尤其是医务跟病案编码,不懂医学、解剖,跟医生日常沟通,找关键词,编诊断、手术操作蛮难的。
(以下内容摘自部分学校招生简章)
医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结合医学知识与管理学理论的跨专业学科
1.专业概述
医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医学背景的管理人才,能够在医疗卫生机构、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等公共事业领域从事管理工作。该专业通过系统的医学和管理学教育,使学生掌握现代管理科学基本特点及卫生事业管理理论、方法和技能,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主干课程
医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通常包括医学和管理学两大类。医学课程可能包括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预防医学概论、社会医学、流行病学等;管理学课程则可能包括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公共政策学、卫生统计学、医院管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此外,还可能包括一些与财务管理相关的课程,如会计学、医院财务管理等,这取决于具体的专业方向,如医院财务方向。
3.培养目标
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能够适应我国公共事业发展需要,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掌握系统的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实践能力、系统思维、创新精神,能在各级各类卫生机构、卫生行政和科研机构从事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管理专门人才。
4.就业方向
医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毕业生可以在医院、诊所、养老院等医疗卫生机构担任管理职位,负责日常运营、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规划等工作。
-政府部门:在卫生部门、社会保障部门等政府机构工作,参与卫生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公共卫生项目的管理等。
-非营利组织:在红十字会、慈善机构等非营利组织中,负责项目管理、筹款活动、社区服务等。
-咨询与研究:为医疗机构或政府部门提供管理咨询服务,或从事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工作。
以上呢,就是这个专业的介绍,但是学习是个终身的过程,与实践结合才能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同专业的同学们都就职于哪些单位哪些岗位,欢迎留言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