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子挺犯难的,投身航空航天事业是需要情怀,工资待遇不像有些行业那么高,但是仍然有很多航天科研人员在为这项伟大的事业默默付出。钱在一定程度上换不来事业上的满足感。
有一个网友说:十几年前,自己高考时是可以报送北航的,而且是王牌专业飞行器设计制造。但是网友在家人的劝说下放弃了,去漂亮国的一所大学读数理统计,一直读到统计博士。毕业后在漂亮国硅谷的一家大厂做数据科学工程师,现在拿到绿卡。他说自己每天过得比较滋润。但如今,去美国写代码搞钱的风头过去了。国内航空航天的肉眼可见的正在腾飞。中国人在漂亮国难融入,只能闷头挣钱,日子没什么意思。搞航空比写代码成就感高多了。
相亲市场有一个真实案例:小姐姐27岁,西安财经大学硕士毕业,在西部某建设银行分行上班。亲戚给她介绍了一个男生,30岁,北航硕士,在某航天院所工作。小姐姐一听男生是在国家航天领域,崇拜之心油然而生,满心欢喜,对男生挺满意的。但两人见面之后,小姐姐却表示不用再见面了。她说:男生也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怎么收入比自己还少这么多,住在郊区很远的房子。
现在,航天军工院所都不喜欢招清华、北航的,宁可招哈工大、西工大的,因为北航清华人在帝都被各种信息浸润多了,不太可能在院所长期干下去,拿了户口就走的人很多。哈工大、西工大因为地处偏远,信息不畅,往往会干得很长久。

在航空航天单位工作,有以下特点:
第一,待遇比较一般,涨薪速度慢。硕士税前12-25万,也要看所在地区。应届毕业生有时呆了几年,工资也不见得有什么变化。
第三,晋升渠道狭窄。这让人看不到希望。因为军工所的领导流动性比较小,位置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这个萝卜不腾出地方,其他萝卜上不了啊。而且,军工所招了很多博士,研究所是非常注重学历的。硕士算不上高学历。除非硕士能力特别出众,不然一般都是跟着博士干活的。
第四,没成就感。航空航天领域的科学家只是凤毛麟角。“一将功成万骨枯”,大多数从业人员只是一颗“螺丝钉”,难以实现自身价值。
但是,研究所还是比较稳定,有的人家里不缺钱的,没有后顾之忧,又愿意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做贡献。除了顶尖人才得到发展之外,很多人都转行金融、互联网了。主要是他们学的知识本身就比较难,即使转行也很轻松,反而从事本行业没什么发展前景。当民企、私企能开出高十倍以上的收入时,不动摇的人始终是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