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友分析今天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挺吓人的:“师范生要凉了,没前途!”这话可真让人心里咯噔一下。我们都知道,教师可是个铁饭碗,师范生更是未来的教育栋梁。怎么突然间就没前途了呢?
01

- 主要就是不生孩子了,老师比学生多这还说个屁,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吧。
- 倒也不是老师比学生多,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的学校还是大有人在,主要还是教育成本太高
- 孩子少就少点呗,非得一个班50+人?一个班20名同学也很好啊。
- 你把学校想的太好了,学校不管公立私立,都是想要利益最大化的。如果学生少,最大的可能就是继续维持一个班50个人,但是减少班级的数量。这样就不用继续招人,甚至因为老师带的班变少了,可以变相压低在职教师的收入
02

- 知道农民工兄弟为啥喜欢日结了吧,有些人就喜欢开空头支票,到兑现的时候就翻脸不认人了
- 3000块招不到农民工,但是可以招到什么都会一点受过高等教育的应届生
- 还有这种操作?我们这都是考上了就体检,不行的就刷了,不会赖掉人三年时间,你们这里是一群骗子吧
- 我是考的四川的特岗,入职体检过了的,三年后入编体检血小板减少症,刷掉了,这种情况确实存在,我还致电了省教育厅说是入编都要体检,没办法
03

- 我小学那会一个班九十多人,前面顶讲台后面顶墙,我当时做梦都想30多人的小班
- 我们是小班,小学一个班16,17个人,真的舒服,但是家长是真金白银地花钱啊。公立的,要照顾到绝大部分人的需求,孩子再少他也小不起来班,没有大量资本支撑,的确会合并管理
- 公立的也有不到30人的小班,不过通常是因为很多借读生回老家导致人数减少
04

- 其实现在每个班都有40-50人,甚至更多,如果把班级人数降低,现在的教师编制还是够的,这样教学效果也会好,只是国家没钱了,就算人口没有减少,也不会再要那么多教师。
- 看地方,发达城市永远都缺人。反而落后的地方越来越衰落
- 我开始也这么想,后来一琢磨,北京学校再缺人,大概率也不会放开让外地小孩来,为啥呢?因为当年不要求社保的时候,很多小孩都来了,然后家长闹事要求中考高考,以后还可能要求其他福利,那么北京就能负担的起吗?
05

- 物理好的那一类人基本上都是特别聪明的,他们一看就懂,他们很难理解那些看不懂的学生,也很难教学描述
- 是的,没那个耐心去教学生。高中的时候身边有很多理科大神,让他们给大家传授经验,他们普遍说“无法理解这么简单的题为什么你们不会”
06

- 如果教师行业寒冬,别的行业也别偷偷高兴,不过是早晚几年的事
- 就是,教师行业都这样了,其它大多数行业又能好到哪去呢,时代的大风,总会吹到每个人身上,只不过或大,或小罢了。没必要杞人忧天,也没必要提前焦虑,过一天,算一天,未来怎么样,谁又知道呢 ?人生总是要为各种变故而改变的,先把眼下顾好,有那个前瞻性的人可以好一点,没那么前瞻性也没关系,走一步看一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无非就是这样。
07

- 典型的选择大于努力的,我21本科毕业的,那个时候找互联网工作还比较好找,起码还有在招聘,结果22年的时候很多公司都毁约裁员了现在互联网业更是比之前更糟糕,然而21年读研的,明年才毕业,估计找工作也是不容易。
08

- 我要能预测4到7年,我至于辛苦上班吗。我怕是一年都预测不了。
- 大多数人和你想的一样,所以他们都是大多数人
- 很多年前我就预测到了,但是我没有办法。我唯一感兴趣的是文学,而且没到特别厉害的程度,唯一的选择是中学教师。别的我都做不了。我预测到了,但是我没得选。
09

- 其实那些小地方也知道自己待遇不够留不住那些名校出来的研究生,即使勉强招过来他们也会各种鸽掉或者违约。就好比我们老家这个小县城,出去校招都从来不会去湖南师大的,最多只让他们的就业平台公众号发个信息,但是宣讲会和招聘考场都设在我们省内的几个双非师范学校。
10

- 起码当上主任科员档案才会转到组织部
- 区管人员和档案存放是两个概念,不是达到区管才可以放档案。少数单位如税务、海关是放上级单位;少数地区放档案管理部门,大多数放到组织部。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我们评论区不见不散,期待与你们交流。别忘了点赞和关注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