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提到安徽大学和上海大学时,本地人往往不屑一顾,戏称它们为“垃圾大学”,而外地学子却挤破头也要报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现象?今天就带大家盘一盘这两所211高校的“前世今生”,看看它们到底值不值得被你认真考虑!
先说明,这两所学校都是华东地区的211高校,虽然不像那些C9联盟或者“双一流”顶级院校那么耀眼,但也绝非“垃圾”可言。
安徽大学,,是安徽省的顶尖高校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8年。这所学校的前身是安庆大学,后来搬迁到了合肥,如今已经走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
尽管名气比不上旁边的中科大,但安大在安徽当地的地位不可忽视:它是安徽省最早入选“211工程”的高校之一,也是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成员。
那么,安徽大学到底强在哪些方面呢?
文科见长,理工不弱:安徽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集中在文科领域,尤其是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和新闻传播学等,常年位居全国前列。此外,它的计算机科学和电子信息工程等理工科专业近年来发展迅猛,逐渐受到外界的关注。
科研实力不容小觑:安大的科研院所资源丰富,例如安徽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和计算智能与信号处理重点实验室,都是国内相关领域的重要平台。
地理位置略显尴尬:安大位于合肥,尽管合肥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对不少外省学生来说,合肥的吸引力远不如长三角的那些大城市。加上中科大在隔壁的光环太强,安大经常被拿来对比,显得“黯然失色”。
所以,为什么本地人会觉得安大“不值一提”?这其实是“近水楼台效应”的一种表现——本地学生觉得安大“离家太近”,缺乏“出省镀金”的新鲜感。可外地学生却认为安大是一个性价比极高的选择,尤其是在安徽省内的就业市场上,安大的毕业生非常吃香。
上海大学,成立于1922年,历史上曾被誉为“革命的摇篮”,后来几经变迁,1994年由原上海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工业大学等合并组建为现在的上海大学。虽然它是“年轻版211”,但凭借地理位置和强劲的发展势头,迅速跻身国内热门高校之列。
那么,上海大学凭什么让外地学生“争着考”?
地理位置决定一切:上大位于国际大都市上海,这本身就是巨大的优势。对于很多外地学生来说,能考上一所上海的大学,意味着未来的就业机会和资源都能得到“增值”。相比那些地处三四线城市的211高校,上海大学在名气和地理位置上的综合优势更胜一筹。
学科发展迅猛:上大的学科建设非常均衡,尤其是在工程类学科(如材料科学、机械工程)和管理学科(如工商管理、新闻传播)上具有明显优势。此外,它的电影艺术学院也非常有名,是国内培养影视人才的重要基地。
录取分数线高:与安徽大学相比,上海大学在外省的录取分数线普遍高出不少。如果你高考成绩刚刚超过一本线40分左右,可能连上大的门槛都够不上。这说明外省学生对上大的认可度非常高。
那为何本地学生却对它“不屑一顾”?上海有复旦、交大这样的顶级学府,上大在本地学生心目中难免沦为“备胎”或“保底选择”。此外,很多上海人觉得留在家门口读书缺乏挑战性,因此更倾向于报考外省的名校。
“垃圾大学”这类标签,更多是调侃性质,千万别当真。安徽大学和上海大学在各自的领域都有扎实的实力,尤其是对外地学生来说,考上它们都算是“上岸”了。
与其纠结本地人的“嫌弃”,不如看清自己的需求,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学校。毕竟,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起点,“学校好不好”最终还得看你自己能否抓住机会,努力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