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共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59人。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0人,化学部10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1人,地学部8人,信息技术科学部8人,技术科学部12人。
本次增选后,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共873人。









一、推选单位和名额
推选单位
1.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以下简称推选单位)可向中国科协推选院士候选人。国家实验室可直接向中国科协提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2.具有向推选单位推选资格的机构包括:全国学会分支机构、单位会员,省级学会,相关学术团体。
3.中国科协不受理个人申请。
推选名额
有关全国学会、国家实验室的推选名额不作限制,但应严格坚持院士候选人的标准和条件,宁缺毋滥。
二、院士候选人的标准和条件
1.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的标准和条件。候选人应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祖国、品行端正、学风正派,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成就,并为中国科学技术事业或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中国公民,可被推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
2.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标准和条件。候选人应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品行端正,具有中国国籍的正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教授或具有同等职称的专家,可被提名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3.院士候选人年龄不得超过65周岁(1958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4.凡2017、2019、2021年已被推荐至中国科学院或被提名至中国工程院的有效候选人,两院合计连续3次的,2023年停止1次院士候选人资格。
7.可推荐(提名)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中国籍学者、专家,具体参照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有关要求执行。

两院院士的标准与条件: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试行)》里规定院士的标准和条件是: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祖国、品行端正、学风正派的中国公民,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成就,并为中国科学技术事业或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可被推荐为院士候选人。
被推荐人应从事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里规定院士的标准和条件是: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品行端正,具有中国国籍的正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教授或具有同等职称的专家,可被提名为院士候选人,并经选举当选为院士。
“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主要是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候选人在工程科技领域有重大发明创造和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并有显著应用成效;
或在重大工程、重大科研任务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创造性地解决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作出重大贡献;
或为重要工程科技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以上各项包括在培养工程科技人才方面作出的成就和贡献。
“学风正派”是指候选人应具备胸怀祖国、服务人民,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坚守学术道德、严谨治学,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等精神。
“品行端正”主要是指候选人应具备优良的科学道德与学风,良好的行为品德和端正的工作、生活作风。
评选与选举原则里提到,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重视候选人对国家发展和安全的贡献,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和原创性科技成果,以及其科学家精神和学术道德,重视其突出的工程贡献。

注:以上数据均来自于网络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分别位居第四至第十名。
除了同济大学之外,前十名的高校全职院士数量均超过了2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