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省最被低估的高等院校之一
学校简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简称西建大,旧称西冶,坐落于世界历史名城古都西安,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教育部共建 ,中国“建筑老八校”之一,原冶金工业部直属重点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高校,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入选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一所以土木建筑、环境市政、材料冶金等相关学科为特色,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
学校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1956年全国第三次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学校由原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建筑、土木、市政类系(科)合并而成,时名西安建筑工程学院。1959年和1963年,先后易名为西安冶金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4年3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设立研究生院。 [5]截至2018年5月,学校雁塔、草堂校区和产业园区总占地4300余亩;下设17个学院,63个本科专业;有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0种;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教职工28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1700余名,在职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双聘院士5名;在校学生34000余人。
学校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理工
主管部门:陕西省
学校属性:省部部共建高校、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录取批次:本科一批
硕博点数:24:7
知名校友:徐德龙、王小东、侯立安、雒建斌、赵璟、张富春、甘宇平、刘锦湘、常青、马保平、伏中哲、刘加平等
地理位置:雁塔校区: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
草堂校区:西安市鄠邑区草堂寺景区草寺东路
男女比例:7:3
历年在川录取分数线
理科:
文科:
王牌专业
建筑学、城乡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艺术设计
建筑学:
本专业培养学生确立“以人为本、尊重自然、注重人文、承启历史、回应时代、面向未来、回归本原”的理念。以建筑设计系列课程为主线,通过建筑理论、建筑历史、城市设计、艺术人文、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方面课程的系统学习,以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系列实践环节的综合拓展,培养适应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具备建筑师职业素养,并富于创新意识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和专业领导者。
该专业在川录取分数:
城乡规划:
城乡规划专业确立以人为本、尊重自然、注重人文、承启历史、回应时代、面向未来、回归本原的理念,为国家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技能,熟悉城乡规划学科相关知识,熟悉国家有关城市发展和城乡规划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城市及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的历史、前沿及动态,具有从事城乡规划、设计、管理、研究工作,参与政府决策咨询、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公共政策研究、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和市政工程规划等相关专业规划工作,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城市规划高级人才。
该专业在川录取分数:
国家级特色专业:
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艺术设计
开设专业(部分)
查看全部专业请长按文末二维码获取
科研水平
截至2014年,学校拥有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3个国家甲级设计研究院、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2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实验室和研究中心、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5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14个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省循环经济工程技术院依托学校建立。
国家级科技平台:
国家干法水泥回转窑预热预分解技术研究推广中心、西部建筑科技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生态建筑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省部级科技平台:
教育部生态水泥工程研究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司农房建设技术西部研究中心、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司现代生土建筑实验室、结构工程与抗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建筑文化研究基地、耐磨材料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就业情况
一、毕业生规模与结构:
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官方就业报告数据,截至毕业生离校,2017届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为94.31%,其中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为95.02%,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为92.31%,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实现100%就业。
二、毕业生去向:
就业地区:
报考指南
普通文理类考生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安排专业,各专业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
对同分考生,当其所在省级招生管理部门有明确规定或有成绩位次排序的,按省级招生管理部门的规定或成绩位次排序执行;无明确规定的,安排专业时优先考虑文化课总分高的考生;文化课总分相同时,按照考生单科分数由高到低择优录取,单科分数按照语文、数学、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外语的顺序认定。
也许你还想看
👇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
获取更多高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