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内蒙古的朋友,可能会觉得这里环境恶劣,贫穷落后,交通不变,网购不包邮。
实际情况并非全部如此,202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国第九,比辽宁、重庆略高。
这里的城市与北方其他城市差别不大,各种饭店、商场、超市、奶茶店、火锅店都有。
内蒙古的高等教育也不算太落后,有1所211工程大学,8所“大学”层次的高校,比山西、福建少2所。
因为外省考生对这里不了解,所以这里高校的录取分数普遍不高。
比如今年我们要分析的内蒙古师范大学,就是被严重低估的一所大学。
学校创办于1952年,当时就是本科层次高校,1982年更名为内蒙古师范大学,成为自治区重点大学,2006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成为具有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高校,还是自治区公费师范生实施高校。 现有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专业型博士点(今年7月获得),主要是基础学科领域(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和人文学科领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体育学、美术与书法)。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9个(含今年7月获得3个),除了基础学科和人文学科外,还有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工科硕士点。
现有研究生导师近1200人,各类在校研究生5100余人,每年招收硕士1700余人,招收博士数十名。
目前开设95个本科专业,有48个师范类专业,2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时,共7个学科上榜,科学技术史被评为B+学科,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被评为C+学科。
近几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保持在85%左右,毕业生遍布整个教育系统。
2023届师范类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主要为教学人员,占比为71.37%;
2023届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单位流向以中初等教育单位为主,占比为31.34%;机关单位次之,占比为27.76%。
位于自治区首府,拥有10余个博士点,40余个硕士点,有保研资格,是自治区重点高校,是区内最高师范学府,可培养省属公费师范生,但在部分老高考省份还被列入二本批次招生,即使在新高考省份,录取分数也明显偏低,是省外考生捡漏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