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易程度:土建<安装<水利<交通

小白报考建议:土建,简单而且发展前景不错。

一方面就业不错:在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等领域,它可是个香饽饽,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

一方面待遇不错:我选的也是土建,就是奔着它的待遇去的(老板一句加工资,我就无脑冲了)。

我们公司中专学历的都能拿到8200元的月薪,应届生更是能达到8800元,我是本科毕业的,加上在这干了也有两三年,现在工资基本都是1.5W左右。

至于其他的三个专业,也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

安装专业的知识点比较杂,我们要像个“知识杂货铺”一样,啥都得备点货。不过呢,只要你有兴趣,愿意花时间钻研,安装专业也能变成“小菜一碟”。

水利专业是建筑界的“清流”,大坝、堤防,结构简单明了。考试的计算难度比土建要温柔点。但是这个专业性比较强,不适合零基础。

交通专业侧重于公路隧道的造价。如果你不是交通专业的“老司机”,劝你还是别轻易尝试。交通专业,就像是建筑界的“高速公路”,速度快,但风险也高,小心驾驶!

不过,这里也要提醒大家一下,土建只是相对简单,但想要顺利拿证还是需要做好万全准备才可以,所以下面我就具体说说怎么做。

一、一造复习路,顺序巧排布

备考一最开始,我是先简单了解了一下一造,研究了备考顺序,就是为了后期的备考更顺利。

1、学习路线


主要就是按科目的难易程度来的。先学的是造价管理,然后是工程计价,接着是工程计量,最后是让人头疼的案例分析。当然啦,也有人喜欢按分值大小或者基础强弱来排,不过我没试过,但我觉得原理应该都差不多。

2、排序原因

这么排序,说白了就是把那些相对简单的科目先搞定,难的留到后面。原因有两个:


一来,刚开始复习,咱们都要先找找感觉,从简单的入手,既好上手又不浪费时间,还能更快进入学习状态。你说对吧?


二来,案例分析这门课,它是个综合题,需要把前面三门的知识都揉一块儿考。所以呀,先把前三门的基础打牢了,到时候学案例分析也能轻松点,不至于被难住,能集中精力去攻克难关。

不过,我要提醒你一下,在定复习顺序之前,你最好还是先看看各科的教材,有条件的话,找套真题练练手,感受一下各科的难度,然后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顺序。这样,你的复习计划才能更贴合实际,更高效。

二、一造攻坚仗,资料班课强

一造要考的知识点那么多,咱们可不能自己瞎捉摸着去备考了。想要一次考过,还是要把资料班课给准备好,之后也会学起来更轻松。

▷机构及资料:

✔美石一造钻石班

✔官方教材

✔历年真题

✔考试宝app

这些备齐绝对是够一造用了

▷经验建议分享:

①报班学习是真的香,特别是在职备考的朋友,学习时间是真的不多,自己每天下班累够呛,东西又多,自己学就是闭门造车,花点钱办大事还是非常值得的。

②美石的实力是建工界公认的,钻石班也是备考一造报的最多的,可见其过人之处了。考点强化课是重中之重,一定要一字不漏的跟完,这个是稳拿证的关键

③教材一本就够了,而且是够够的了,真正到学习的时候你会发现,教材用到的其实并不多,作为补充就好。

④要善于利用考试宝这种app去刷题,线上题库不但方便,不需要纸笔,而且时间也能有效利用,午休,通勤路上,这些时间打开手机都能做两道。

⑤真题再忙也要刷,而且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多刷几遍,熟悉真题的出题规律和题型难度,错题多看几遍,考场上才能游刃有余。

三、一造要点通,备考效率高

下面我直接把四个科目的重点拎出来,讲讲怎么学更高效,毕竟这是备考一造时大家常纠结的点,得整明白喽!

1、管理

这科内容挺杂的,法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啥都有。前两章和案例联系不大,我就跟着老师快速过了一遍教材,勾画出重点,做好笔记。

第二章的第二节、第三章的横道网络图、第四章的工程经济,还有第六章,这些都是案例题的常客,得学精了,深挖进去。课上老师补充的内容,我也都格外重视,生怕错过啥。

2、计价

这科考点多是基础知识和计算题,整本书几乎都是案例的根基。

公式虽然多,但不用全记,跟着老师记住常用的就行。

前两章讲计价原理,三到六章则通过一个项目实例,从立项到交工后的建设单位工作,整个流程都串起来了。我学的时候特有代入感,都能想起以前加班赶方案的痛苦了。

3、计量

17年的爆冷门事件大家都知道吧,所以现在这科没什么重难点之分,教材上的每个字都可能是考点!

我学的时候,老师不讲的内容我也花时间多看多记,生怕漏掉啥。知识点太琐碎,我就找记忆口诀和表格帮忙,学完一章就画思维导图,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

4、案例

这科只考主观论述题,是前三科的实战检测。

管理和计价这两门最重要,计价部分还有两章直接和案例相关。第一章的财务分析,我做了个文档汇总公式,熟读记忆,多做题,这题的分就拿下了。

第四章的招投标,是纯文字题,得用规范语言答题,标明关键词。平时我就多看课本上的招标规范和清单计价规范,多仿写,提高表达能力。

案例这科想通过真的没诀窍,就是得自己动手做题。题目里坑多得很,想规避就得多做题,把坑都熟悉了。虽然每年出题老师都变着法子挖新坑,但咱们只要熟练到看见题就有思路,知道每类题容易在哪里出坑,就能最大概率地避坑了

四、一造步骤明,备考通关快

每个学习阶段咱们该干的事情都不太一样,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进度来安排,我的规划仅供参考!

1、准备阶段:

看看自己每天能腾出多少时间来学习,然后给自己整个学习计划。刚开始,悠着点,比如一周学完一章,毕竟咱们都是上班族,好久没碰书本了,得慢慢来,别一开始就把自己逼成“书呆子”,不然学习热情可就烧光了。

→看看备考秘籍:前辈们的经验那可是宝啊,多看看能帮你绕过不少坑。

→给自己设个目标,我当初就琢磨着每科至少得拿到总分的70%,心里有个数,学习也更有劲头。

2、实施阶段:

第一轮:系统学习+习题巩固

先听听本年度的预习班,了解每科怎么学,大概是个啥框架。

然后,因为本年的精讲班可能还没出来,那就先看上一年的,跟着老师的节奏慢慢来,不用急着在书上划重点,先混个脸熟就行。有啥不懂的,就多回放几遍课件,尽量搞懂。

记得啊,管理和计价这些科目,每天看一小节就行,别一股脑儿看完一科再看另一科,齐头并进效果更好。

每听完一节课,赶紧做对应的习题,学完一节就做一节的题,做错了就及时改正,这样记得更牢。

第二轮:巩固提升+真题演练

第一轮学完了,大家应该对各科都有了个大概的认识,也做了不少题,但可能会感觉看了后面忘了前面,这很正常,人嘛,记忆都是曲线的。

这时候,新的课应该也出来了,新教材也发布了,如果改动大的话,记得买新教材。

看完课后,就按小节做真题,真题是最贴近考纲的,最能反映考试思路。做的时候,在书上对应的页码标注出来,到最后你会发现,标注最多的页数就是考试的重点,为冲刺阶段做好准备。

然后,习题班也得看,至少看两遍,不仅要知道哪个是对的,还得明白错的选项错在哪,计算题得自己动手算,案例题更是得动笔做,别光看答案想,那可不行。

第三轮:真题模拟+考试冲刺

经过前两轮的学习,班课和习题都应该搞定差不多了。

那么接下来开始要做真题套题了,去花十几块钱买一套纸质版的历年真题,从头开始做,掐好时间,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然后打分看看自己能不能及格。

时间的最好能弄个错题本,把错题摘录下来,如果没时间看题库中的错题部分也可以,这是考前半个月内很重要的复习资料。

另外就是可以用题库速刷历年真题,这时我们对历年真题非常非常熟悉了,应该能做到90分以上,做完后再针对做错的补充梳理,相信通过考试绝不是问题

临近考试的一个月左右,冲刺班就出来了,建议刷至少三遍,老师已经取其精华了,咱们只要把之前掌握的再夯实一下就可以了。另外就是书中标注了真题的页数,要着重看,出过题的句子前后左右更要看,很可能就能采中考题。

经过以上三轮复习,信心满满的进考场吧。

方法和经验到这里就全部分享完毕了,希望大家在备考时能保持轻松的心态,一步一个脚印的准备,肯定都能拿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