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大背景下,软件工程师一度被誉为“金饭碗”。不久前,北京商报深蓝智库联合智联招聘共同发布的《2024新产业人才趋势报告》显示,从各专业“3年工作经验人才平均月薪TOP10榜单”来看,软件工程排名第一(8248元)。

目前,我国有656所高校开设软件工程专业。在2024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获评A+,位列全国第6名。今天,跟着小编一起走进电子科大,了解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强劲实力。

图源:高绩

电子科大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是教育部和国家计委联合批准成立的全国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致力于培养专业知识厚、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拔尖软件人才。

依托强劲的学院建设,软件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目前,专业设有软件工程(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专业、软件工程(“互联网+”培养实验班)专业、软件工程(工业软件)专业等3个不同方向供学子选择,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赛道,助力拔尖软件人才的成长和成才。

软件工程(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专业

软件工程(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专业致力于培养基础知识厚、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能在信息技术领域从事前沿研究、软件研发、管理和技术服务的高层次人才。

本专业具有面向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多样、软硬结合、系统性强的特点,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实施多种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的工程实践教育,完成累计不少于1年的企业学习环节。毕业学生专业面宽,适应性强,可成为面向未来产业的交叉复合型新工科人才。

软件工程(“互联网+”培养实验班)专业

软件工程(“互联网+”培养实验班)专业方向致力于培养基础知识厚、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能在信息技术领域从事软件研发、管理和技术服务的高层次人才。

本专业方向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实施多种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的工程实践教育,完成累计不少于1年的企业学习环节。旨在培养针对“互联网+”产业升级以及人工智能时代需求,具备“信息+计算机+互联网+金融+交通”等多学科交叉知识背景,具有智能信息系统、大数据计算分析、投资与金融分析及工程创新能力的复合型软件人才。

软件工程(工业软件)专业

软件工程(工业软件)专业方向聚焦大型工业软件,致力于培养基础知识厚、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能从事相关行业工业基础软件的研发,能够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工程等领域从事数字化设计与分析,满足国家战略需要、具备解决“卡脖子”问题、能研发自主可控核心软件能力的栋梁人才

本专业方向立足学校在电子信息领域的优势学科,聚焦大型工业软件,进行跨学科交叉融合,结合国家及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布局,与国内航空制造、网络安全等行业头部企业深度协同办学,实施“全链条、递进式”产教一体协同育人模式

此外,为了更好的助力学子腾飞,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还设有国际精英班和卓越工程师实验班精英计划——

国际精英班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专业基础厚、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具有良好人文和科学素养、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面向本专业的前沿科学/工程领域高级研究和管理人才。采用英文授课,与海外知名高校与企业开展深度培养合作;采取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配备一名指导教师,系统地开展科研训练,提升专业素养;

卓越工程师实验班聚焦于基础软件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技术,培养满足国家战略需要,能研发自主可控核心软件、基础软件(如操作系统、编译器等工具软件)的栋梁人才或创业精英人才,就业瞄准世界著名企业及中国优秀的企业。学生在大一主要修读通识教育课和学科基础课,在大二选拔组建卓越工程师实验班。

参与成都大运会志愿服务

新一轮科技革命不断催生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深刻影响着高等工程教育未来的走向,但软件工程已然成为各行各业升级改造的“使能技术”。

未来,电子科技大学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和区位优势,根据软件工程学科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培养软件工程之精英。学子们将在这片沃土上,以勤奋为墨,以代码为笔,绘制出数字世界的斑斓图景。

关注“电子科大本科招生”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