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个专业你了解吗?就业前景展望

我们聊一聊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个专业,看到这个专业名称,有人会把它当作计算机类专业,实际上它是一个数学类的专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原名计算数学

是由数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多个学科交叉而成的数学类理科专业。这个专业的特点就是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两个学科都需要学习。

所以这个专业对于数学、计算机科目要求比较高,适合那些逻辑推理能力强,喜欢计算机编程的学生就读,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个专业学习的内容包括计算数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如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等。

计算机科学操作技能相关的课程包括软件工程、信息安全与密码学、数据结构等。信息与计算科学主要研究一般包括信息科学和计算数学两个方向。

其中信息科学方向是以数学为辅,计算机科学为主的,计算数学方向是以数学为主,计算机科学为辅。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数学与计算机并重的学科,稍微偏向计算机专业,重点在于对计算机理论和算法的研究。而计算机专业课程侧重计算机软件的设计,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侧重信号处理。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大家都会比较关注,学的这个专业就业会怎么样?未来社会和科学的发展急需数学和计算机的教材人才。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能为科学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金融等领域培养专门人才。这将会使学习这个专业的人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毕业生适合到企事业单位、高科技部门、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信息与计算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全国开设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院校众多,大约有600多所

全国报考硕士较集中的专业包括数学、计算机技术、工商管理、数学等。目前全国开设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院校众多,大约有600多所。

以工科招生院校为主,部分的综合类、师范类院校也开设了该专业,考生报考时要注意,本科高校该专业大多是按大类招生的,招生大类包括理科实验班、数学类的该专业一般只招理工类的考生。

如果你是高考改革省份,还要特别注意招收高校对于选科科目的要求。另外一些重点高校也把信息与计算科学社会了强基计划进行招生。

如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本工业大学等。

信息与计算科学属于数学类的专业

是将数学与计算机相结合的专业,培养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同时,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以最快的速度法计算复杂的数学问题。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做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和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受到扎实的计算机训练,初步具备。

在信息科学与计算机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及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很好。

他是为适应21世纪信息社会对信息与计算科学方面的人才的需求而开设的,是最具竞争力,最具发展潜力的宽口径专业之一。未来社会和科学的发展急需数学、计算机的交叉人才,而拥有这方面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毕业生非常受欢迎。

毕业生可在政府机关、科技教育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教学,在it行业从事信息与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开发、维护,也可以从事系统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据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等工作。

比如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领域就包括各大银行、通讯企业的研究机构、互联网公司等,就业行业都在金融证券、数据分析、信息通讯、计算机服务和软件开发、教师、公务员等工作。

目前开设这个专业的院校很多,推荐院校如下

这里采用2022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列举,有A+、A、B+、B 4个等级层次的大学226所。

代表参考A+等级层次的大学9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

A等级层次大学37所,包括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上海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苏州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兰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B+等级层次的大学45所,包括郑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安徽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云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昌大学。

西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福州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暨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青岛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河海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四川师范大学、河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江南大学。

最后我想说,对于专业的选择不能盲目,要慎之又慎,一定要选择适合自身发展和兴趣爱好的专业,祝你能进入理想的大学,心仪的专业。

大家可以关注我,我是晓蓉老师教育论,在我个人主页通过各类小程序,免费对高考志愿和考研院校进行填报,通过大数据、大分段对各省招生人数、计划及分数进行详尽的了解,欢迎大家留言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