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本科招生已经在收官,仅有几个老高考省份还没有结束,典型的就是河南。8月3号河南考试院又发布了本科二批再次征集高校名单;一眼看去基本都是高收费专业,不过也有几所公办高校新增了招生计划,想走的自己去看看。

由于是二批次本科招生,学校档次都不高,关注度明显降低;但是很多高校的收费可不低,普遍在2.5万-6万之间。2万以下的属于捡漏;大部分都是毕业即失业的专业;四年本科唯一的收获,就是拿个双证回家。

本科二批第一次征集,学费在1.5万以内的省内高校,基本被抢光了,第二次征集的几所院校,应该是志愿不服从滑档的,在继续征集,本轮肯定会录满的。

8月3号公布的再次征集高校大名单中,基本都是学费贵与专业冷门的高校,优质专业已经很少,捡漏的难度在提升,高分学生可以去试一试。

从学校方面看,基本是以省外的高收费民办高校为主,省内的高收费学校也有,实际都是被河南家长与考生在第一轮征集中摒弃的高校。主要原因还是学费太贵了;基本都在3万以上,算上住宿费与书本费,要四万多;这还不算生活费,学生一年下来要6万-8万的开销。

这些高校要想招满肯定要继续降分录取的,原有的409分以上考生,是不愿意再填报的。他们或者复读,或者选择优质的公办专科,也不愿意花这个冤枉钱去读高收费的民办院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的学费高达6.6万元,一年下来基本要9万元,四年就是36万左右;一般家庭真心读不起,更没有必要读,四年会后还是回家自谋职业,家长不愿意再做冤大头。

上海、广东与海南等中东部地区的高校收费明显比北方高校贵很多,同理日常开销也会大很多,一般农村家庭考生确实读不起。有河南的本科线分数,不如复读一年,来年上一个公办本科,还省了学费,对自己与家庭来说,怎么算都是赢得。

笔者观点

2023年高考招生,很多民办高校招生遇冷;一方面是家长清醒了,民办本科与优质专科没有区别,专升本以后学历是一样的,没有必要多花这笔钱。

其次是普通本科学历就业没有优势,考公考不过别人,就业只有去工厂或者送外卖;这些工作专科一样可以胜任。

最后是学校自身的问题,收费高家长都可以忍,关键是教学质量太差了,校园管理就是不出乱子;至于学生学到了什么,这不是学校所关心的;就业更是无从谈起。

2023高考河南本科二批再次征集,主要原因是民办学校的口碑一年不如一年,家长对其失去了信心。优质民办高校招生没有问题,但是压本科线的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确实不敢恭维。长此以往,肯定会面临生存危机的,要与优质专科一起抢生源。学校不努力,考生会用手来淘汰你的。

#教育爆款制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