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名称

家禽智能化高效立体养殖技术

二、技术概述

(一)技术基本情况。

家禽智能化高效立体养殖技术是以叠层笼具为主要饲养装备,以养殖过程智能化控制为主要特征,将畜禽舍建筑设计、畜牧装备工程技术、高效饲养技术、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等现代化科技要素融为一体的科技密集型畜牧生产技术,具有生产效率高、饲料转化率高、土地利用率高、节约人工等优点,同时能降低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幅减少用药量,产品质量安全更有保障,符合绿色增产、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质量安全的要求,顺应现代畜牧业发展趋势,是实现家禽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二)技术提质增效情况。

经过实践证明,该生产模式较传统模式相比提质增效明显。商品肉鸡立体养殖,以山东奥翔禽业有限公司的“小型白羽肉鸡四层立体养殖”为例,每个鸡场平均20栋鸡舍,每栋鸡舍年可出栏商品肉鸡36万只。各项生产指标均比传统养殖方式有较大提高:一是节省人工成本,人均养殖量达6万只,是传统养殖的4倍;二是增加养殖批次,年出栏达到6批;三是提高肉鸡饲料转化率,肉鸡料肉比比以前降低0.05-0.1;四是环境可控制性强,采用智能环控系统,保持养殖环境舒适安全,肉鸡发病率低,用药量减少,提高了食品安全;五是减少养殖污染,鸡粪采用传送带定时清理,传送至外部直接落入密闭的粪污运输车,鸡粪全程不落地,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实现了畜禽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六是实现节能减排,通过应用新型鸡舍保温材料,空气能、太阳能相结合的清洁能源供给,降低能耗,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蛋鸡立体养殖,以青岛田瑞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为例,采用12层6列H笼养殖,配套先进的实时数据信息采集系统,实施鸡舍内物联网和大数据平台管理。各项生产值较传统养殖有很大提高:一是节省人工土地成本,该模式单栋12层6列笼养鸡舍,饲养蛋鸡15万只,达到日产蛋8吨的生产能力,单栋舍只需要一个饲养员进行管理;二是增加了养殖周期,提高养殖效益,该模式蛋鸡饲养周期可达到700天,料蛋比降低0.10-0.15,可以提高养殖效益;三是科技应用水平高,采用机器人巡检,及时发现病死鸡并清理,保证了鸡舍环境安全,同时,鸡蛋传输系统采用立式集蛋机、传蛋系统,通过中央输蛋带,避免鸡蛋传输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三、技术要点

(一)养殖场(禽舍)设计与建设。

主要包括养殖场选址与规划布局、禽舍建筑设计及新型建筑材料应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殖设施配建等,重点推广H型笼具等立体养殖设备的应用。

(二)禽舍环境控制技术。

采用现代信息化、智能化装备及技术,提高舍内环境监测的灵敏度和控制精准度,做好光照、温度、湿度和通风管理,自动清粪,保持舍内空气清洁,推广应用空气能、太阳能等新型取暖技术。

(三)家禽精准饲喂技术。

采用自动供料、自动饮水工艺,根据不同家禽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提供动态营养供给,实施精准饲喂。

(四)疫病防控与生物安全维护技术。

重点推广主要流行疾病的免疫控制技术、抗体快速检测技术、消毒、灭蝇、防鸟、防鼠措施及病死禽和养殖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技术。

(五)产品质量提升技术。

通过改善饲料日粮配方设计、调整出栏周期、增加单只家禽活动空间以及全程抗生素减量化使用等技术提高产品品质。

四、注意事项

肉鸡生长速度快、出栏周期短、身体负荷大,对环境和投入品要求高,冬季要做好通风和保暖工作,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蛋鸡饲养周期长,饲料和饮用水要严格检测把关,保障充分的饲料与饮水供应,注意水线的定期清洗消毒;家禽立体养殖电力为养殖场的核心动力,必须配套足够的发电机,以备停电、线路故障等应急情况所需并及时检查、维护好线路。


供稿:市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